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5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22/R
邮发代号: 80-258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出版周期:旬刊
-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生个性特征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生个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高中生人格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包括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效度(L)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469名高中生进行测试;对高中生个性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女高中学生个性特征内外向构成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高中学生情绪稳定性构成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作者:陆雪萍 刊期: 2010- 17
-
院前急救750例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患者死亡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大限度降低院前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50例院前急救死亡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因、年龄分布、季节分布特点.结果院前急救患者因内、外科疾病死亡原因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心血管疾病与创伤死亡分别占内、外科疾病死亡的38.66%与88.95%.因内、外科疾病院前死亡患者年龄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61~8......
作者:王莉;吴晓 刊期: 2010- 17
-
品管圈在推进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急诊收入院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的作用,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方法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急诊患者转运交接班工作改善前后总目标及子目标改善情况.结果急诊患者转运交接班漏项率由改善前的9.7%降至改善后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急诊收入院患者转运交接班......
作者:李斌;曾艳;吴伟 刊期: 2010- 17
-
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29例急诊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以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方法272例≥45岁且以消化道症状就诊患者中28例疑诊者结合心电图及心梗3项、急诊心脏生化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1例发病凶猛,行心电图检查时出现心室纤颤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28例通过AMI急救绿色通道进行急救.结果28例均抢救成功后转心内科继续内科保守或行急诊冠脉造影加支架置入术痊愈出院.结论针对......
作者:曾凡杰;钱洪津;史鑫 刊期: 2010- 17
-
Mirizzi综合征的腹腔镜诊治研究进展
Mirizzi综合征是胆囊结石的少见并发症之一,由于一般无典型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为困难,部分在术中误伤胆管后才被发现,术中处理困难,不少医院仍将Mirizzi综合征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相对禁忌证.随着腹腔镜设备、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积累,近年来腹腔镜下处理Mirizzi综合征也有所开展,并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近年来关于Mirizzi综合征的腹腔镜诊治的文献,对腹腔镜下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
作者:向开敏;王学锋 刊期: 2010- 17
-
轻度肾功能不全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进展
轻度肾功能不全不仅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健康人群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子和独立预测因素,重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研究,可以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本文就轻度肾功能不全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甘振业;杨毅宁;马依彤 刊期: 2010- 17
-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由于右心室腔几何形状复杂,一直以来评价右心室功能都比较困难.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为心功能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敏感的方法.该技术在传统的彩色多普勒技术基础上,通过改变多普勒滤波系统,去除心腔内血流产生的高速、低振幅的频移信号,保留心肌运动产生的低速、高振幅的频移信号,是一项无创、定量分析心室壁运动的新技术.目前,组织多普勒成像不仅能对心肌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做定量分析,还是更加复杂尖端的技术如心肌应变率......
作者:管丽洁;高秋琦;吴琪;倪显达;胡元平;陈斌 刊期: 2010- 17
-
健康教育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目标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询问法对健康教育前后的目标人群进行调查,了解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预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宣教对知晓率的提升作用.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均能初步了解前列腺增生增生症健康教育知识,知道如何预防前列腺增生增生症和有效控制症状,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5.00%(76......
作者:陈慧瑛;达骏;姚海军;蔡志康;王忠 刊期: 2010- 17
-
上海社区医院医生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治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医生对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导社区医生更好地对该病进行诊治.方法对上海市5家社区医院内参与前列腺疾病门诊诊治工作的医生进行调查问卷,收集该社区医院医生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治情况,并指派泌尿外科专科医生协同该社区医生一起对社区中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或疑似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进行诊治.结果31例医生中,参加过BPH相关知识培训的占54.8%(17/......
作者:张克;达骏;徐明曦;姚海军;任晓敏;王忠 刊期: 2010- 17
-
基层医院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疗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国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BPH的患病率由20世纪30年代的6.1%升高至2000年的43.68%[1].前往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数量日见增多.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基层医生对BPH认识不足,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2],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刘辉;郝继东;刘峰;王伟峰;万建省;王忠;达骏 刊期: 2010- 17
动态资讯
- 1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2 老年人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社区患病情况与临床特征研究
- 3 肾病综合征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 4 专科门诊和多学科综合治疗门诊肺结节患者就诊特点的调查研究
- 5 发热猝死误诊一例
- 6 老年大量胸腔积液诊断肺外结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7 保定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模式及问题分析
- 8 三种筛检尿路感染方法在农民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 9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现代治疗
- 10 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合理用药情况研究
- 11 北京市西城区全科医生参加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现状调查
- 12 本刊“膳食与营养”栏目简介
- 13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16年4月目次选登
- 14 改善膳食模式对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中老年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和人体成分及血脂谱的影响研究
- 15 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研究
- 16 小剂量药物套餐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 17 尾加压素Ⅱ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
- 18 舒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探究
- 19 绝经后7年反复阴道少量流血5个月
- 20 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