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5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22/R
邮发代号: 80-258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出版周期:旬刊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维生素C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维生素C(Vc)两种影响因子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生长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特定浓度的bFGF及Vc两种影响因子单独或联合应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增殖及生长情况.结果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流式细胞仪结果均显示第3~5天各组BMSC......
作者:王洋;张朝东;韩漫夫;任力杰 刊期: 2009- 22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为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20mg辛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40mg辛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24周,24周后观察调脂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A组患者的TC、LDL-C、HDL-D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4.50±0.45)mmol/L、(2.72±......
作者:金霞 刊期: 2009- 22
-
脑脊液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C反应蛋白和α1-微球蛋白检测在血-脑脊液屏障损伤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脊液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C反应蛋白(CRP)和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在血-脑脊液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BBB不同程度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的清蛋白、转铁蛋白、IgG、CRP和α1-MG的水平.结果随着BBB损伤的加重,脑脊液中转铁蛋白和IgG水平均增高,且不同程度BBB损伤组间脑脊液转铁蛋白和Ig......
作者:袁颖;袁晓燕;徐建利;毕燕妮;谷东红 刊期: 2009- 22
-
奥扎格雷钠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
作者:丁毅鹏;姚红霞;何海武;石慧芳;林莉 刊期: 2009- 22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on-converting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ICVD)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16篇关于AC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Meta分析表明,中国汉族人群携带至少......
作者:吴晓梅;时玥;时景璞 刊期: 2009- 22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评价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8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27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DM组)、52例ACS患者[ACS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46例2型糖尿病并发ACS患者[DM+ACS组,其中糖尿病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DM+UAP)26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
作者:段景琪;吕肖锋 刊期: 2009- 22
-
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原发性头痛伴抑郁焦虑症状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盐酸度洛西汀对伴抑郁焦虑的原发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伴抑郁焦虑障碍的原发性头痛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在接受尼莫地平、阿司匹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盐酸度洛西汀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统计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减轻程度.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作者:王有奎;王淑英;于明忠;杨培斌;唐霞 刊期: 2009- 22
-
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临床急救需静脉补液及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时,或在由于长期输液、静脉营养、化疗药物刺激,肢体血管条件较差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时,建立长期稳定的血管通路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作者:张琴;陈朝晖 刊期: 2009- 22
-
WHO关于重症H1N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用药建议
8月21日,WHO国际专家组回顾了现有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后,对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时期,如何使用抗病毒药物以预防重症和死亡病例出现、降低住院需求、缩短住院时间达成共识.......
作者:周淑新 刊期: 2009- 22
-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由各种病因导致的25例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每日在床边行连续HVHF(置换液流量80ml·kg-1·h-1)治疗12~18h.观察治疗后24、48、72h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体温和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观察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
作者:邱泽亮;张宁;徐俊龙;许伟海;张剑;楼天正 刊期: 2009- 22
动态资讯
- 1 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吸除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
- 2 全科医生社区发展技能(4)通过家庭生活史周期了解病人
- 3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救治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一例
-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和运动终板的变化
- 5 辽宁省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 6 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胃结核误诊分析
- 7 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 8 紫杉醇注射液静滴致严重休克一例
- 9 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失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 10 垂体瘤患者术后垂体功能减退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 11 第二届全国高血压基层防治论坛内容摘登
- 12 会议聚焦:首届韩国乳腺癌治疗共识会议
- 13 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58例临床体会
- 14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角及眼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15 线粒体DNA突变和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 16 腹胀12年的缩窄性心包炎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17 南京理工大学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18 医院社区整体血糖管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
- 19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的研究
- 20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 CT 影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