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5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22/R
邮发代号: 80-258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出版周期:旬刊
-
低频超声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超声波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按随机的原则,将9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先进行血肿碎吸术再用低频超声对准血肿部位局部照射;对照组仅进行血肿碎吸术.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S、治疗后10d治疗组患者的ESS、血肿量、血肿清除率及FIB、D-D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赵海滨;赵成波;卢士平;王春霞 刊期: 2009- 05
-
季节和节假日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急诊的影响
目的探索季节和节假日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急诊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2008年7月收治的16856例心脑血管病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日均心脑血管病急诊患者数为(9.1±3.9)人次/d,日均就诊人数在6~9月份较低,为(7.7±3.4)人次/d;在3月份和10月份较高,为(10.6±3.7)人次/d.周三就诊人数较少,为(8.2±3.9)人次/d.3个7d长假(春节、五一......
作者:张玉梅;郑亚安;刘桂花 刊期: 2009- 05
-
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及尾加压素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及尾加压素Ⅱ(U-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5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特应性体质组(特应性组)60例和非特应性体质组(非特应性组)93例,并以3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特应性组和非特应性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症状评分和住院天数,比较3组儿童的血浆ADM和U-Ⅱ水平.结果特应性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症状评分与非特应性组比较,差异......
作者:陈啸洪;周国忠;夏云;李华浚;张佩红;陈青春 刊期: 2009- 05
-
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92例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60岁,n=48)和中青年组(<60岁,n=44),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在导致老年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中,以严重感染(29.17%)、肾毒性药物(22.92%)、低血容量(16.67%)等为主要原因,与中青年组比较......
作者:于敏;韩冰;史耀勋 刊期: 2009- 05
-
经内镜注墨定位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印度墨汁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定位的有效性.方法2006年3月-2008年6月,将61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术前经内镜注射印度墨汁染色定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定位.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肿瘤可视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时,术前经内镜注射印度墨汁染色定位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病变部位,手术......
作者:王炜;刘斌;杨志明 刊期: 2009- 05
-
胰岛素抵抗和血尿酸在冠心病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血尿酸在冠心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88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CO)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检测各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尿酸(UA)、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栓素B2(TXB2)、C-反应蛋白(CRP......
作者:李晓英;杨锐英;武海亮;马成;刘丹妮 刊期: 2009- 05
-
胃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腹三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对3例胃癌术后乳糜腹患者利用原有的引流管引流,并给予禁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其中1例还加用生长抑素.结果经非手术治疗9~24d,3例均痊愈.结论胃癌术后乳糜腹的患者禁食、全胃肠外营养后能治愈,有些患者需加用生长抑素.......
作者:陈健忠 刊期: 2009- 05
-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32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IPF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规律口服泼尼松,剂量0.25~0.50mg·kg-1·d-1;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口服,0.5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
作者:龙涛;李莹 刊期: 2009- 05
-
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曲美布汀治疗组(A组,32例)、复方消化酶治疗组(B组,36例)和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组(C组,42例),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结果C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1.9%、72.2......
作者:王运发 刊期: 2009- 05
-
非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非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5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为其制定治疗方案,并随访5年,观察其症状和治疗情况.结果随访5年后24h室性期前收缩总数与5年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部分患者无症状,均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无死亡发生.结论非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应以解释病情和安慰为主,无需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以......
作者:罗小岚;赵水平;赵延恕 刊期: 2009- 05
动态资讯
- 1 绘画治疗对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
- 2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短时疗效观察
- 3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0例临床观察
- 4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成功抢救蜂蜜中毒致急性肾衰竭四例报告
- 5 糖尿病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 6 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
- 7 香港家庭医生研究病毒疹之经验分享
- 8 家庭医学典范:延续传统、持续创新、迎接挑战
- 9 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 10 急诊室伤害监测模式的探索
- 11 肿瘤坏死因子与儿童哮喘
- 12 色斑息肉综合征一家7例报告
- 13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九例漏诊误诊分析
- 14 中文版简化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信效度研究
- 15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高级研讨班讲座内容摘登(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 16 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动脉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 17 应用计算机系统辅助管理社区高血压的效果评价
- 18 社区护理中预防褥疮问题的探讨
- 19 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 20 急性脑梗死的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