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5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22/R

邮发代号: 80-258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9年第22期文章
  • 万古霉素治疗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实践指南

    近日,由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学会(ASHP)和感染病学药师学会(SIDP)的联合专家组共同制订了.该指南系根据万古霉素给药剂量、药物浓度监测(TDM)、患者预后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组关于其药动学、药效学和安全性的意见制订,仅适用于成人患者.现将该指南的部分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09- 22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九例漏诊误诊分析

    随着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认识的提高,此病在临床并非少见.本文对20例临床疑诊病例,进一步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脑血管数字减影技术(DSA)检查,在确诊SSS的过程中,发现各检查诊断方法因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都可出现漏诊、误诊.现对9例SSS漏诊、误诊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任翠剑;舒民;宗秀芳;王会玲;刘永刚 刊期: 2009- 22

  • 长期误诊为卵巢癌的降结肠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肝脾卵巢转移、腹腔占位时判断原发病灶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以肝脾卵巢转移为首发症状、癌抗原125(CA125)明显升高、癌胚抗原(CEA)正常,多家医院误诊为胆囊结石、胆囊炎、卵巢癌近1年的降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右上腹痛2年余,发现肝脾多发占位,腹盆腔多发占位及淋巴结肿大住院.多次大便常规、便隐血试验及血CEA检查均正常,CA125>1000μg/......

    作者:吴红阳;孙国平;吴继锋;顾康生;彭万仁;潘跃银;宁洁;张从军;陈振东 刊期: 2009- 22

  • 可逆性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四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可逆性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4例RPE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为子痫患者,1例为尿毒症患者,临床以突发头痛、视物不清、抽搐发作、意识障碍为特点;颅脑MRI、CT检查示大脑后部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多发病灶.行降颅压、脱水、抗惊厥治疗,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很快好转.结论R......

    作者:吴志生;李智文 刊期: 2009- 2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