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首页>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4年第06期

三阴乳腺癌组织中乳腺小黏蛋白和局部黏着斑激酶的表达及意义

张微;张尘玉;杨志强;迟新楠;岳莉

关键词:乳腺肿瘤, 黏蛋白类, 黏着斑激酶, 无病生存
摘要:目的 检测乳腺小黏蛋白(SBEM)及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在三阴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5-2007年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术后诊断为乳腺癌的石蜡标本6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BEM和FAK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两者相关性分析采用列联表独立性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预后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SBEM在TNBC中阳性率为52.2%(35/67),FAK在TNBC中阳性率为68.7%(46/67).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Ki67表达情况的TNBC患者癌组织中SBEM和FAK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月经状况、年龄、肿块直径的TNBC患者癌组织中SBEM和FAK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EM与FAK之间有关联,Pearson列联系数r=0.438.SBEM阳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为21.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8.9个月;SBEM阴性组中位DFS为23.3个月,中位OS为35.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阳性组中位DFS为20.7个月,中位OS为25.4个月;FAK阴性组中位DFS为22.9个月,中位OS为32.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7例TNBC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7.5%,5年总生存率为13.4%.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Ki67、SBEM和FAK与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SBEM和FAK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TNBC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且两者在TNB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可能为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