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首页>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0年第06期

产程潜伏期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王琳;田鸣;徐铭军

关键词:潜伏期, 分娩镇痛, 腰-硬联合阻滞, 可行性
摘要:目的 评估潜伏期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分娩结局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无病理产科因素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美国标准协会(ASA)Ⅰ~Ⅱ级的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潜伏期组(L组)于宫口开大0.5~2.5 cm时行分娩镇痛,活跃期组(A组)于宫口开大3.0~5.0 cm时行分娩镇痛.两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孕妇取左侧卧位,采用联合腰麻及硬膜外穿刺包于L_(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取25G腰麻穿刺针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内,刺入蛛网膜下腔,于子宫收缩间期注入0.1%罗哌卡因3 ml(3 mg),置入硬膜外导管,接自控电子镇痛泵.待腰麻作用减弱时,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给药模式产妇自控镇痛,APⅡ电子泵内配置为0.1%罗哌卡因及0.5μg/ml舒芬尼混合液,总量100 ml;设置单次剂量为5 ml,锁定时间10 min.宫口开全时停止PCA泵.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镇痛前及镇痛后直至宫口开全时8个点的疼痛评分;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持续时间及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结局、产时出血量;记录镇痛药物使用情况;镇痛不良反应;产妇满意度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的VAS评分活跃期组M=100分(80分,100分)与潜伏期组M=90分(80分,100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分娩镇痛后VAS评分、产程各阶段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缩宫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用量潜伏期组[(23.9±8.9)ml]较活跃期组[(17.6±9.6)ml]明显增多(P<0.05),缩宫素使用时间潜伏期组为(228±139)min,较活跃期组(152±103)min长(P<0.05),潜伏期组产妇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鞘内注入0.1%罗哌卡因,而后连接自控电子泵(0.1%罗哌卡因及0.5μg/ml舒芬尼混合液)的镇痛模式用于产程潜伏期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极少,对母婴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