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5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22/R
邮发代号: 80-258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出版周期:旬刊
-
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澳大利亚全科医疗实践指南
背景心脏疾病是澳大利亚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疾病(CAD)需要进行多项鉴别诊断,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措施可以帮助诊断心脏疾病。目的本文旨在提供新、创伤小、容易实施的CAD影像学诊断路径。讨论非常多的胸痛患者符合CAD诊断标准,不需要进一步检查。部分疑似患者则需要通过负荷型检查,如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或负荷超声心动图进行危险分层。在分层后,中低危患者将受益于无创CT冠状动脉成像的进一步分诊;这是......
作者:Storey P 刊期: 2014- 32
-
代谢组学在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作为后基因组学的一员,代谢组学主要描述机体在基因修饰或病理生理刺激下出现的代谢变化规律。目前肝功能衰竭的研究已日趋成熟,代谢组学提升了肝功能衰竭相关代谢产物的全面检测技术,为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本文主要对代谢组学在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莎莎;余祖江;阚全程 刊期: 2014- 32
-
乳腺癌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世界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基因组不稳定性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与肿瘤预后差及多重耐药相关。通过对乳腺癌相关基因改变的研究,寻找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不稳定基因,探索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是当前乳腺癌基因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时能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主要就与乳腺癌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的基因、形成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李娇;张晟;胡蕴慧;张瑾 刊期: 2014- 32
-
北京市居民家庭血压计配备及使用情况调查
背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建议家庭血压测量时使用经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家庭血压计配备及使用现状。方法2013年3月,采取方便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北京市20~79岁常住居民。结果共调查了北京市29个街道和9个乡镇的3297例常住居民,50.0%(1650例)的居民家庭配备血压计;除11例未填写血压计类型外,家庭配备台式水银血压计、上臂式电子血......
作者:李玉青;曹远;刘秀荣 刊期: 2014- 32
-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COP病例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对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12月,共8篇文献入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COP患者34例。对此34例及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治疗反应进行总结。结果35例患者中20例初始即单独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16例治愈,但病情改善......
作者:丁群力;吕丹;王碧炯;张巧丽;虞亦鸣;邓在春 刊期: 2014- 32
-
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因构成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患者病因构成及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对老年急性腹痛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2012-2013年消化内科诊治的76例老年急性腹痛患者(60~96岁,老年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青年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为对照(16~40岁,青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腹痛病因及误诊情况。结果老年组发病24h内就诊率为40.8%(31/76),青年组为73.4%......
作者:余细球;刘锦涛;李鑫 刊期: 2014- 32
-
不明原因发热诊断策略研究进展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诊断的难题之一,其病因繁多、病程长,临床症状常无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负担。加深对不明原因发热的认识,研究诊断策略,提高诊断效率十分必要,本文就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策略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陈歆;刘刚;沈洪 刊期: 2014- 32
-
食管电极导管使用次数与食管调搏起搏电压阈值的关系
目的:探讨食管电极导管的使用次数与食管调搏起搏电压阈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行食管调搏检查的患者123例,比较采用新导管或曾使用过1~2次(A组)、3~4次(B组)、4次以上(C组)食管电极导管患者的起搏电压阈值。结果A组患者的起搏电压阈值为(13.07±2.63)V,B组患者的起搏电压阈值为(17.15±2.60)V,C组患者的起搏电压阈值为(21.65±......
作者:储伟;苑翠珍;许原 刊期: 2014- 32
-
头孢曲松钠致上尿路结石五例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所致上尿路结石的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3年11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头孢曲松钠致尿路结石患者5例,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分别为9、13、25、26、29岁。通过泌尿系彩色超声检查或CT确定结石存在,结合头孢曲松钠用药史做出初步诊断。采用输尿管插管或低能级体外冲击波碎石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双肾CT示:双侧肾盂略扩张,可见点状密度增高影;双侧......
作者:张大田;平利军 刊期: 2014- 32
-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诊SCLC患者88例为SCLC组、非SCLC患者84例为NSCLC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为良性病变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行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ProGR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作者:吴培生;徐爱晖 刊期: 2014- 32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
- 2 民营医院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浅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4 病人的高血压为什么难以控制?
- 5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的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效果评价
- 6 早期无意识障碍的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诊治分析
- 7 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策略
- 8 46名离休老人家庭护理评估分析
- 9 大连市中老年居民健康行为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 10 社区医务人员对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知信行调查
-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其相关高血压患者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氧化型谷胱甘肽和血清还原型辅酶Ⅱ与氧化型辅酶Ⅱ水平的变化
- 12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 13 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妇幼保健知识知晓现况分析
- 14 深圳市南山区社区绝经过渡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现状调查
- 15 超声引导下新型水灌肠仪器灌肠与传统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 16 喉罩不同充气法与喉罩囊压力和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 17 高血压病社区药物治疗佳方案与经济学评价
- 18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早期诊断女婴幼儿腹股沟卵巢嵌顿疝价值研究
- 19 干燥综合征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五例分析
- 20 心脉隆注射液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预防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