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5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22/R

邮发代号: 80-258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0年第18期文章
  • 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NENE)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因SAP而进行NENE的SAP患者35例,选择同期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支持4周)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肌酐、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钙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骆一舟;陈尚武;赏仲兔 刊期: 2010- 18

  • 低血糖指数饮食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低血糖指数(glycemicindex,GI)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果糖胺的影响,探讨低GI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09年10月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有关低GI饮食治疗糖尿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入选标准,由两名作者各自独立地纳入试验,并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干预措施、研......

    作者:黄玉萍;汤玮;石勇铨;刘志民;孙亮亮;刘明;曲卫;夏培金;张春阳 刊期: 2010- 18

  • 140例动态血糖监测患者监测系统常见报警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常见报警原因及安装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方法2007年7月-2009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血糖控制不良或低血糖行动态血糖监测者共140例,对动态血糖监测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报警原因.结果42例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发生报警,共79次.其中校准错误报警42次(占53.2%),断开报警31次(占39.2%),探头信号不在正常范围报警4次(占5.1%),噪音报警2次......

    作者:高杰;佘毅;胡宇;安振梅;李双庆 刊期: 2010- 18

  • 警惕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波动

    1病例简介患者1,女,67岁,2型糖尿病10年,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直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0.5g/次,3次/d)、阿卡波糖片(拜糖平,50mg/次,3次/d)降糖治疗.平素空腹血糖在8.0~9.0mmol/L,餐后血糖在10.0~11.0mmo/L.但患者饮食运动不理想,每日主食量>250g,几乎不运动.1年前于我社区卫生服务站查空腹血糖为14.27mmol/L、餐后血糖为17.91mmol......

    作者:杨爽;徐颖 刊期: 2010- 18

  • 腰痛宁致肝损害一例

    据报道,全球有1000多种药物及中草药制剂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1].美国急性肝衰竭研究小组统计1998-2007年23个临床中心的1147例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现46%由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引起,15%由不确定因素引起,12%为特异质反应性药物性肝损害引起.而引起特异质反应性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中,10%为中草药[2].目前,尚无腰痛宁引起肝损害的报道,我院2009年9月收治了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宇;闻颖;刘沛 刊期: 2010- 18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对1998-2007年在我院老年心肾科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WilliamWK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评估.结果2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有19例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病率为76%,抑郁症的影响因素是疾病痛苦(OR=3.529)及亲人支持(OR=3.116)......

    作者:刘海仙;王鸿涛 刊期: 2010- 18

  • 强化透析联合强化容量控制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透析联合强化容量控制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4组:常规容量控制+常规透析组(CRCJ组)、常规容量控制+强化透析组(CRQJ组)、强化容量控制+常规透析组(QRCJ组)、强化容量控制+强化透析组(QRQJ组).观察研究前、研究的第6、12个月各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研究期间透析相关性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患者所服降压药物的种类和费用,患者的......

    作者:张文君;王俭勤;王文革;常守凤;崔永宏;冯玲;张莉 刊期: 2010- 18

  •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中分子物质清除的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患者血液中中分子物质清除的效果.方法将48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成HP+HD组和HD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H、β2-MG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

    作者:何平;商惠萍;杜丰;李德天 刊期: 2010- 18

  • 芦荟外敷联合硫酸镁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芦荟外敷联合硫酸镁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维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芦荟外敷组23例,于非透析日给予新鲜芦荟外涂,10min/次,2次/d;硫酸镁热敷组21例,于非透析日给予50%硫酸镁热敷,水温40~50℃,30min/次,2次/d;芦荟外敷与硫酸镁热敷联合治疗组24例,于非透析日给予芦荟外敷及硫酸镁热敷,方法同上,两者交替进行.评价3组患......

    作者:刘小平;周焱;范德环;李晓东 刊期: 2010- 18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管理的必要性.方法将我院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他们的营养状态、炎症状态、心血管疾病、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胃肠道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作为营养状况的评价标准,血C-反应蛋白(CRP)作为慢性炎症的指标,影像学检查判断有无心血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通过临床症状来判断神经系统损害情况......

    作者:鲁军;程雪涛;周西豫;周耀柱;田大成 刊期: 20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