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5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222/R
邮发代号: 80-258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出版周期:旬刊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T淋巴细胞CD28与免疫耐受的关系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CD28表达与乙肝病毒携带(ASC)者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ASC者外周血及肝组织中CD28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SC者肝组织CD28的表达率.结果不同Knodell积分的ASC者肝组织T淋巴细胞CD28表达情况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ASC者中83.9%为无表达或低表达.ASC者外周血及肝组织中CD+8/CD+28表达率分别为(20.0±......
作者:安萍;尹波;卞丽;吕丹;曹艳雪;吴星;张丽瑶 刊期: 2007- 20
-
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其与脑梗死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根据梗死灶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梗死组、中度梗死组、重度梗死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二者浆脂联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TNF-α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刘一鸥;金便芬;张林静;邸卫英;高瑞丽;张国华 刊期: 2007- 20
-
活血化淤消癥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76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活血化淤消癥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予活血化淤消癥通络胶囊,口服4粒/次,3次/d;对照组予贝那普利,口服10mg/次,1次/d.疗程12个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D-二聚体(D-D)、血......
作者:郭登洲;王月华;张芬芳;王彦凯;陈志强 刊期: 2007- 20
-
白介素-6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白介素-6(IL-6)水平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7例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生cGVHD的患者治疗前、中、后及17例无并发症移植患者和18例健康者血浆IL-6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cGVHD患者与未发生cGVHD患者和健康者血浆IL-6阳性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cGVHD患者治疗前、中、后血浆IL-6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作者:石峰;张圆圆;黄晓军 刊期: 2007- 20
-
超声显像在肾脏钙质沉积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对肾脏钙质沉积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显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8例不同病因的肾脏钙质沉积症患者进行肾脏检查.结果8例(16只肾脏)患者的肾脏髓质(肾锥体)均呈现浓密的强回声--边界分明的一个个光亮锥形体.结论超声显像对肾脏钙质沉积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素敏;富玮;富京山 刊期: 2007- 20
-
替罗非班在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初步评价替罗非班(欣维宁)在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9例高危NSTE-ACS患者行介入治疗前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不少于3min弹丸式注射,随后0.15μg·kg-1·min-1维持24~40h;术中推注普通肝素50~70U/kg;观察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30d及6个月的复合临床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
作者:王勇;刘晓飞;蔡琳;李宪伦;曾玉杰;郑金刚;彭文华;柯元南 刊期: 2007- 20
-
下肢骨骨折后骨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下肢骨骨不愈合的病因和治疗策略.方法63例下肢骨骨折患者中经历1次手术治疗者42例,2次手术治疗者15例,3次以上手术治疗者3例,采用保守治疗者3例;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后,均骨性愈合.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5~20个月,平均6.3个月,其中57例(90.5%)患者肢体活动优,无跛行等后遗症,6例(9.5%)患者遗留并发症.结论血供差、骨折复位效果差、骨缺损、感染、软组织......
作者:顾广新;乔晓峰;孙梦喆 刊期: 2007- 20
-
自发性胆囊内瘘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自发性胆囊内瘘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0例自发性胆囊内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胆囊十二指肠瘘6例,胆囊胃瘘3例,胆囊结肠瘘1例.B超、CT提示10例均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其中胆囊萎缩3例,胆囊腹腔面不完整2例,胆道积气3例.术前确诊6例,余在术中发现.本组10例均行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应警惕胆囊内瘘.有以下情况应考虑胆囊内瘘:(1)B超,CT扫......
作者:曹水江;蒋清华;方子兴 刊期: 2007- 20
-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急性阑尾炎(尤其是化脓性和坏疽性)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1],感染率为10%~30%,坏疽穿孔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可高达14.4%~67.0%[2].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且患者往往难以理解此类感染,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外科医生在工作中要以预防切口感染为主,治疗切口感染为辅,并争取早期发现和处理轻度感染的切口.......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07- 20
-
脑损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损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对2003~2005年我院收治的脑损伤术后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和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EN组采用非要素膳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EN组治疗后体重、前清蛋白、清蛋白及总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N组中8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结论肠内营养能有效......
作者:金薇薇 刊期: 2007- 20
动态资讯
- 1 全科医生小词典--阿司匹林哮喘
- 2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临床验证研究
- 3 清肝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 4 全科医生小词典--全民健康覆盖
- 5 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在慢性肝炎领域中的应用
- 6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
- 7 银杏叶提取物对损伤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
- 8 西宁市UHPP项目药剂班培训效果评价
- 9 澳大利亚的预防保健服务和健康促进
- 10 胃癌中COX-2与P-gp表达及其预后的研究
- 11 以呃逆为突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 12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儿童哮喘自我管理工具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13 简易自体血回收装置在手术中抢救大出血7例报道
- 14 透析机自有肝素泵装置静脉补铁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 15 焦虑抑郁障碍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16 吞咽障碍的直视和内镜检查
- 17 尿道球部损伤的两种急诊处理方法比较
- 18 危重症社区现场急救系列讲座——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常规药物治疗:抗血栓药物
- 19 代谢综合征与痴呆相关性的Meta分析
- 20 汕头市一线医护人员社会支持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