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身体发出的健康密码:解读烦躁不安与久站隐患的调理之道
时间:2025-05-26 11:57:29
现代人常有这样的体验:明明没剧烈运动却坐立难安,站着工作一整天反而腰酸背痛,夜晚翻来覆去总觉得心里有团火在烧。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小症状,其实藏着身体发出的健康密码。
烦躁不安像小火炉在烧
中医说的"烦热"特别适合形容这种状态——手心和胸口发烫,明明开着空调还是想掀开被子。这类人往往伴随舌头发红、夜间盗汗,就像体内有个不停加热的小火炉,把津液都蒸干了。这时候喝凉茶反而可能加重虚火,更适合用麦冬、百合这类滋阴食材,给身体"加湿降温"。办公室白领如果总在下午三四点莫名焦躁,可能是长期盯着电脑耗伤了阴血,试试用枸杞菊花茶代替咖啡,既能护眼又能平复心绪。
静坐困难堪比热锅蚂蚁
有位程序员患者描述"开会超过20分钟就忍不住抖腿",这正是中医所说的"手足躁扰"。研究发现某些精神类药物会诱发这类症状,但普通人更多是长期压力积累导致。有个简单的自测方法:静坐时观察双脚是否不自主地拍打地面,手指是否反复敲击桌面。这类人群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起身做3分钟伸展运动,像重启电脑般给神经系统按下刷新键。
久站工作暗藏循环危机
商场导购员张姐每天站10小时,最近发现小腿血管像爬满蚯蚓。研究显示持续站立会让下肢静脉承受40%额外压力,相当于给血管装了增压泵。但完全坐着也不行,英国生物银行追踪8万人发现,每天保持3-4次站立办公(每次不超过45分钟)最护心。建议久站族穿梯度压力袜,中午找地方抬高双腿15分钟,想象把淤积的血液"倒流"回心脏。
三类人群调理有妙招
阴虚体质者要避开午后暴晒时段,像手机避免过度充电发热;易躁动人群可随身带个减压球,烦躁时捏揉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处);久站工作者建议在工位下放个踩踏器,模仿踩葡萄酿酒的动作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推荐"三豆饮":黑豆补肾、绿豆清热、赤小豆利水,提前浸泡后煮成代茶饮,既补充水分又调理体质。
身体就像精密的生态系统,烦躁不安是干旱预警,静坐困难是过热警报,偏好站立则是水土流失的信号。找准自己的体质密码,用顺应自然的方式调节,才能让身心回归平衡状态。下次感觉坐立不安时,不妨先喝杯温水,站在窗边深呼吸三次——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强行改变姿势,而是给身体一个温柔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