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午睡时长超1小时,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可能会翻倍

时间:2024-12-02 15:54:39

午睡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健康行为,缓解疲劳,消除烦躁情绪。午睡确实有益于健康吗?其实不然!

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评估了午睡时间与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杂志上,题目名为:A double-edged sword: the association of daytime napping duration and metabolism related disease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午睡时长超1小时,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可能会翻倍

研究结果显示,午睡时长超1小时,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可能会翻倍。这项调查研究的对象来自于浙江省兰溪市4个社区的3236名居民,年龄18-80岁。

研究人员通过让调查对象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收集与睡眠有关的指标,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评估、病史、疾病家族史和用药情况也在资料收集范围内。

接下来,根据午睡时间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1)0小时(不睡),(2)0-0.5小时,(3)0.5-1小时,(4)>1小时。需注意的是,这项研究中的午睡被定义为“午餐后的白天睡眠”。调查午睡时长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及脂肪肝等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差异。

结果发现:

(1)在午睡>1小时的人群中,糖尿病、脂肪肝和中枢肥胖的患病率高。

(2)除糖尿病外,其他3种疾病在午睡0-0.5小时组中均呈下降趋势。

(3)与不午睡的研究对象相比,其他3组午睡>1小时的研究对象与糖尿病的患病率独立相关。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午睡时长超1小时,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可能会翻倍

由此可见,尽管午睡时长与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但将午睡时长控制在1小时以内可能对预防糖尿病相关疾病有好处。

研究人员对性别进一步分析后发现:

(1)男性的午睡时长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更强,午睡<1小时可降低血脂异常风险。

(2)女性的午睡时长与糖尿病和中心性肥胖的相关性更强,与不午睡的研究对象相比,午睡>1小时研究对象的患糖尿病风险增加1倍,午睡0-0.5小时反而能降低中心性肥胖的风险。

(3)随着午睡时长的延长,女性患病率升高的趋势比男性更明显。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午睡时长超1小时,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可能会翻倍

那么,午睡长对疾病的影响是否也与年龄相关呢?

研究者以50岁为界,进行年龄分层后发现:

 (1)对于<50岁的人群,午睡0-0.5小时能降低脂肪肝、血脂异常和中心性肥胖的发病风险;

(2)对于>50岁的人群,午睡时间>1小时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午睡时长超1小时,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可能会翻倍

总之,这项研究给出的大的建议就是:午睡时间半小时内佳,超过1小时极有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