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论文初稿是否重要,体现在哪里?

时间:2024-11-22 09:54:55

  1. 内容构建的基础作用

    梳理研究思路:论文初稿是对研究思路的初步梳理。在撰写初稿过程中,作者可以将脑海中碎片化的想法、实验数据、理论分析等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2. 构建论文框架:它是构建论文整体框架的关键步骤。通过初稿,确定论文包含哪些主要部分,如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并且初步规划每个部分的大致内容。这就像搭建房屋的框架,为后续的内容填充和细节完善提供了基本结构。

    记录研究成果:初稿能够完整地记录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所有成果。无论是实验数据、观察现象,还是理论推导的结果,都可以在初稿中得到体现。这些成果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和阐述提供了素材。

  3. 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

    内容完整性检查:在撰写初稿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内容是否完整。作者可能会意识到某些重要的研究环节没有详细描述,或者某些关键的研究结果没有提及。

  4. 逻辑连贯性验证:有助于验证论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连贯性。作者可以检查从研究背景引出研究问题、从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果、从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的整个逻辑链条是否通顺。

    观点一致性审视:方便作者审视自己观点的一致性。在初稿阶段,作者可以检查在不同部分阐述的观点是否相互矛盾。例如,在讨论部分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在结论部分总结的观点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在初稿中发现不一致的情况,就可以及时修正。

  5. 写作风格和语言优化的起点

    写作风格初现:初稿能够初步展现作者的写作风格。是偏向于简洁明了还是详细深入,是更注重理论阐述还是实际应用案例等风格特点在初稿中会逐渐显现。这为后续根据目标期刊或读者群体的特点来调整写作风格提供了基础。

  6. 语言问题暴露:在初稿中,语言方面的问题如语法错误、用词不当、句子结构复杂等会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会影响论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