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论文发表常识】学术不端是怎么界定的?
时间:2024-07-05 14:25:36
学术不端,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学术领域中的一系列不当行为。它涵盖了多种违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抄袭、剽窃、篡改、伪造数据、不当引用、不当署名以及不当得利等行为。这些行为均违背了学术道德和伦理规范,对学术研究、学术声誉乃至公共利益都构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当前高校和学术机构普遍要求论文必须经过查重处理,而知网、维普等论文查重系统则成为了常用的工具。
那么,学术不端究竟是如何界定的呢?
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和程度,但一般来说,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被认定为学术不端:首先,该行为必须违反了学术道德和伦理规范,即违背了学术界公认的准则和价值观;其次,该行为必须发生在学术研究领域中,与学术研究活动紧密相关;最后,该行为必须导致了不良后果,对学术研究、学术声誉或公共利益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以下是一系列被视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
抄袭:未经适当引用或引用不当,擅自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文字或图片。
数据造假:涉及伪造、篡改或操纵研究数据或实验结果,包括删除、修改或伪造数据以支持预期的研究结论。
多次发表(重复发表):将同一份研究成果拆分或稍作修改后重复发表为多篇文章,以获取不当的学术声誉或其他利益。
欺骗同行评议:在同行评议过程中故意提供错误信息、隐瞒重要信息或操纵评审程序,以获取不当的认可或通过审核。
无授权使用他人研究成果:未经充分授权或适当引用,擅自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数据、观点或创意。
作者顺序和署名问题:不按照实际贡献来确定作者的顺序,或未经授权将他人列为作者,或故意遗漏实际贡献者的署名。
研究经费不当使用:将研究经费挪用于不符合研究目的的用途,或未按规定报告经费使用情况。
不当引用:故意引用错误的来源或引用他人工作时失实、曲解原意或断章取义。
综上所述,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是多维度的,不仅涉及单一的标准,还需要综合考虑学术研究的整个过程和伦理道德的规范。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应保持高度的警惕,严格执法,确保学术研究的公正和透明,从而保护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诚信。
以上就是关于“学术不端是怎么界定的?”的全部内容。希望阅读后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咨询云平文化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