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EI期刊与SCI期刊的区别

时间:2024-01-19 14:23:43

EI期刊与SCI期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收录范围:EI期刊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涵盖了工程类学科的各个分支,如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等。而SCI期刊的收录范围则更加广泛,包括社会科学、医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索引方式:EI期刊主要基于专业的工程索引EI Compendex,依靠人工进行文献筛选和分类。而SCI期刊则由Web of Science提供索引,其索引方式更加自动和系统,通过分析文献引用关系来衡量期刊的影响力。

影响因子:EI期刊没有单独的影响因子,通常使用CiteScore等指标来评估其学术影响力。而SCI期刊则具有影响因子,这是评估SCI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代表了期刊的学术地位、文章引用频次以及期刊的等级。

学术地位:SCI期刊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认可度,被视为发表高质量论文或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相比之下,EI期刊在工程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但学术知名度稍逊于SCI期刊。

总的来说,EI期刊与SCI期刊在收录范围、索引方式、影响因子和学术地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选择期刊时,研究者应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目标读者群和期望的学术影响力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SCI期刊的权威性相对更高一些。SCI和EI都是国际学术界权威的检索系统,但它们的侧重点和影响力有所不同。SCI主要侧重自然科学类,包括生物、医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其收录的期刊和论文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审,具有非常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而EI则更侧重于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等,其收录的期刊和论文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意义。


然而,就整体而言,SCI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在国际学术界更高一些,被视为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重要平台。许多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都被SCI收录,同时SCI的引文索引也被广泛应用于学术评价和科研管理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和论文的影响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权威性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在选择期刊时,应综合考虑期刊的学术水平、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发表费用等因素,以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目标读者群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