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该杂志是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和全科医疗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实现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宗旨的学术平台。核心收录情况:1.2014年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2015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为1.057。3.2015年-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Ulrich。
国医论坛征杂志稿启事
时间:2023-08-24 16:45:20
1 约稿范围
1.1 立题新、视点高、有深度的有关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方面的文章,以及对仲景经方的实践验证或创新运用的经验总结。
1.2 大宗案例并设有对照组和经过统计学处理的临床报道、中西医结合文章。
1.3 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或自选项目的科研报告。
1.4 理性强、见解新、论证充分的学术探讨、理论研究、医史文献及研究生论文。
1.5 确有一得之见且短小精悍的读书感悟、专题笔谈和医苑百花。
1.6 国内知名老中医的经验总结和个人奇效良方介绍。
1.7 反映基础或临床研究前沿课题的文献综述、实验研究。
1.8 中药加工炮制、真伪鉴别、剂型改革、制剂质量控制以及药效学研究方面的报道。
2 投稿须知
2.1 题目 应简明、确切,能反映文章的主体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2 署名 先写出姓名,二者以上用“,”分开,另起行署作者单位、“,”、省市(县),空一格署邮政编码。多个单位作者要在姓名右上角注明序号,然后在下面分别署出。
2.3 摘要 文章应有300字左右的摘要。一般来说,研究性论文可采用报道性摘要,其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方面;理论探讨、文献综述、经验交流论文可采用指示性,简要介绍论文的论题、主要观点。
2.4 关键词 写在摘要的下方。选取能反映文章主题及主要内容的关键词3~6个即可,每词之间用“;”隔开。
2.5 层次标题 体现层次的小标题一般不超过3级,各层次的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顶格书写。
2.6 图表 图与表的内容不能与文字重复。表格采用三线表,若内容过多可加辅助线。表与图均置于正文相关位置,先见文字后见图、表。
2.7 计量单位 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严格执行GB3100~3102-93规定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量的符号一律斜体书写,单位的符号一律正体书写。
2.8 数字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两位数以上的数字、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表示计数和计量的数字等。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古文献卷次、篇次和药量,不表示科学计量和没有统计意义的一位数字,定型词组及约略概数,则均用汉字。2.9 参考文献 按“顺序编码制”附于文末。具体示例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文章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次.
著作:[序号] 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3 其他注意事项
3.1 本刊一律不退稿,凡在1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
3.2 来稿文责自负,凡临床及实验研究稿件均需加盖单位公章以证明属实情况。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声明。
3.3 若属某科研基金项目的论文,请在稿末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同时寄来有关复印件。
3.4 本刊已加入多家数据库和检索机构(包括光盘版、网络版),凡不愿被网络转载的作者,